剑桥租房网之英国购房实用清单,去年,英国的脱欧公投是全球市场都无法忽视的黑天鹅事件,尽管全球都对英国市场有着不同的猜测和疑问,然而最新数据鉴证实力:2016年流入英国的外资规模达全球第二,欧洲第一的阵势!其中以其楼市反映尤为突显:2016年英国房价上涨了4.5%,首都伦敦则涨了7.5%。
房地产数据公司Costar2017年第一季度报告显示中国已然超越美国,正式成为英国房地产第一大买家回顾2016全年,中国对英投资共发起93宗交易,65宗披露金额的交易就已共计近750亿美元。就上个月来说,有重庆李嘉诚之名的张松桥,其旗下的中渝置地以11.35亿英镑(约合人民币101亿)收购伦敦金融城摩天楼,该项交易或将成为英国自2014年以来交易额最高的单宗地产买卖。据早前各大报道,李嘉诚、李德义等地产大亨,北京首开、天安中国、广州富力等房企均竞相进军英国,可见国内大佬们都对英国房产市场信心十足!
英国伦敦成全球房产交易量最大的城市仲量联行最新报告显示2017年第一季度,英国房地产交易额创下2015年以来的新高伦敦超过纽约成为全球房地产交易量最大的城市对于初次置业英国的海外买家来说,了解英国基本的房产类型是非常必要的,可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配置。
1、房屋类型:当前的英国房市中,可选择的房屋类型多种多样,分为公寓、独立别墅、半独立别墅、联排别墅、平房式别墅等,您可以根据资金情况、户型需求进行挑选。
2、产权年限:有别于中国房产70年产权,英国房产产权多数具备世代承袭的特点,这就意味着,这套房、这笔固定资产祖祖辈辈都属于产权人或其继承人,直至卖掉为止。也有少数房产限定使用年限,如租赁使用权,买家以契约的方式向土地所有者租借土地使用权,租借年限短则99年,长则999年,但是,使用年限可以延长,手续简便,并受法律保护。这两种产权的房产,中国投资者都可以购买。
3、新房VS二手房:英国新房和二手房在流程和税收方面基本没有区别,但新房可以在交房前有充足时间让买家申请贷款,而二手房已经是现房,申请贷款的时间十分紧张,获得贷款可能性较小。在英国购房流程麻烦吗?
选定心仪的房子,并与卖家协商好房价后,进入购房流程:
1、交付预定金,准备反洗钱证明给律师认证,包括身份证明和地址证明;
2、在缴纳预定金后21~28天内交换合同,并支付首付款以及50%律师费;
3、半个月到一年之间支付第二笔首付款;
4、交房前三个月申请贷款,并支付贷款申请费用(如全款购房,剩余费用作为尾款支付);
5、在完工时支付全部尾款+印花税+50% 律师费怎样申请房贷?如果您有充裕的资金,能够全款支付房款,只需要在缴纳首付后,将剩余费用作为尾款支付。另一方面,在英国购买房产需要较大数目资金时,贷款是一种十分靠谱的方式。海外人士可贷款,条件基础简单。海外买家能获得房贷的比例,跟自身财务状况(资产/收入)、房产评估价(验房报告)、以及买家的购房用途(自主或投资)这三个方面紧密相关。按照惯例,购房自住的买家获得的贷款比例更高,最高可达到70%,投资购房买家最高能获得65%。
1、初步评估:国内买家提供个人资产证明,收入情况证明,身份证明,并将这些资料直接汇寄给英国银行。英国银行收到资料后,会做初步评估,确定买家贷款额度(所需要时间:从银行收到买家证明文件开始,大概需要一周);
2、验房:聘请第三方房屋评估机构对房屋进行评估出具验房报告,验房报告包括描述房屋质量,地点等信息(所需时间: 通常一个月左右);
3、贷款审批、放款:银行将根据验房报告的评估,结合买家的财务状况,给予买家最终的贷款额度,并按英国当地贷款利率与买家签订合同(所需时间:1-2周)。需要注意的是,贷款年限根据买家的财务和年龄状况来决定,最长年限为30年。贷款费用具体金额根据房屋购买价格而定,并在递交贷款申请时缴纳。了解英国房产交易中涉及的税费,将为置业英国省去不少麻烦。
【购买时】律师费印花税贷款申请费【持有时】物业费地租市政税 (租客承担)水电费 (可由房东与租客商议由谁承担)租赁管理费除了资产增值,在英国置业还有哪些好处?英国高质量的教育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留学生,尤其在伦敦逾50多所名校云集,购置学区周边的物业便利于子女生活,轻松以房养学也成为一种新的投资趋势,然而海外买家购房并不享受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福利,义务教育只针对获得英国身份的居民。同样,买房并不能带给你英国国民身份,目前移民英国主要有两大黄金路径:其一是企业家移民,需要20万英镑用于成立或投资英国公司,创造2个就业职位即可满足永居要求。
其二是投资移民,要求较为简单,需至少持有200万英镑的资金,无需商业背景,无需面试。虽然英国房产并不能带来学位和国民身份,然而越来越多高净值人士购置其物业,即便用以出租也是提高投资回报的有利途径。与中国交房标准多为毛坯房不同,英国交房标准为精装修,拎包入住。通过了解以上满满的干货,再者选择国内权威的海外房产机构合作,其实做英国房东非常简单,如今英镑持低,不妨趁势入手!